为县域农业现代化培育创业创新人才
2023-07-14 19:12:30 来源: 作者: 【 】 浏览:215次 评论:0

为县域农业现代化培育创业创新人才

《中国人才》记者 刘晓燕


       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些农村发展乏力,关键在于缺人才,缺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1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明确了八个方面的重要任务,“立足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一批科技创业人才”是其中之一。

640 (3).jpg

四川省邛崃市着力提升培育质量,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

       乡村振兴 关键在人

       “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人才总量不断扩大,结构明显优化,素质大幅提升,为保障粮食安全、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有力支撑。

       农业科技研发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分别达到7万人和 49万人,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突击队和技术应用的排头兵,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

       同时,返乡入乡创业人才异军突起,达到1010万人。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达到9万人,成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带动科技、项目、资金等资源要素下沉乡村,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要素、新动能、新活力。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发展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加严峻。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农村基层干部能力素质与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还有差距;有的家庭农场主带动小农户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生产经营能力有待加强;有的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规范运行意识不足,拓展服务能力还需提升;农业企业家队伍规模偏小,引领产业转型发展、带动农民融入大市场的能力有待提升;农村创业带头人层次不高,示范带动作用亟待强化……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迫切需要建设一支与其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共识的进一步凝聚,为人才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对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作出明确规定,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保障……农业农村人才支持政策不断健全完善,全社会关注关心关爱农业农村人才的氛围日益浓厚,农业农村人才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

       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调动了全国农业科教系统的优势力量,在解决技术难题、建设服务平台、探索支撑模式的同时,培养了一批科技创业创新人才。


问题导向育人才


       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

       从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先行县人才培养任务中,可以看到明确的问题导向。既立足经济发展需求,又考虑到了县域农业人才队伍的特点。针对不同人才群体,提出不同的能力提升重点,针对的正是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难题。

       对于基层实用人才,主要是依托优质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提升科技水平;对于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等当地产业发展带头人,则主要是提升其经营水平;而对于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其培训的重点则在于提升创业水平。

       实践中,各先行县因地制宜,探索自己的人才培养之道。

       山东省寿光市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体系共有行政事业单位34家,在编在职专业技术人员465人,农技推广队伍一直保持足额满编。同时积极开展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2018至2022年共招录培养公费农科生38人,全部充实到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每年组织90%以上基层农技人员,参加省、市、县级农业部门的专业技术集中培训,提升农技队伍的专业素质。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寿光坚持引育并重,实施“桑梓人才”计划、“英才回归”计划、青年人才集聚工程,建立3700多人桑梓人才库,创新“1+X+1”农技人才培养模式,2022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128人、乡村之星109人、高素质农民729人。

       为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寿光还建立了农村乡土人才专业技术评价制度,2.6万名农民技术人员获得农民职称;畅通基层专技人员职称评聘通道,1300多名乡镇专业技术人才获得专业技术职称。

       培育人才,需要有干事创业的舞台。河南省正阳县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依托正阳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正阳西施食品加工坊等企业,建立了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技术研发基地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人才创新基地,为人才集聚、技术孵化打造创新平台。

       培育人才,还需完善各种支撑保障机制。

       在重庆市潼南区,2022年共258名高素质农民获得农担公司1.2亿元贴息支持。此外,潼南区实施“英才潼行”工程人才兴乡行动,出台安家资助、住房保障、购房补贴、贡献奖励、交通保障等20项支持政策,招纳吸引科技人才。

       上海市松江区坚持完善发展家庭农场,在促进人才培养选拔的同时,推进家庭农场经营者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补贴,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一体化机制,以促进家庭农场发展。2022年,共计325户家庭农场申请参保补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吸引爱农业、有志向、有文化的青年农民回归农村、投资农业。

       在培育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路径选择上,各先行县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这些努力,让科学技术真正地“长”在了泥土里,也让农民自己变成了专家。

       作为先行县建设的统筹协调指挥主体,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将注意力放到乡村振兴带头人上,组织开展了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先锋计划”。

       “先锋计划”旨在发挥好社会力量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以人才培养为纽带,通过加快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探索政企协力推动县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径,构建科技和人才支撑县域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模式。

       “先锋计划”依次分为线上培训、集中培训、咨询问诊、一县一策深度合作四个环节。学员有县人民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县领导、县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先行县共建工作负责同志,还有县域产业带头人。

       “我们集合了集团顶级的涉农师资,调动10个部门的力量,共同策划办好培训。”阿里巴巴集团公共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集中培训分为四期,今年3月,“先锋计划”第四期培训班在杭州圆满结束。四期培训班总计培训近300人,覆盖54个先行县。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四期培训班搭建起了交流的平台,借助企业的资源优势,帮助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树立数字化发展理念,改进信息资源运用能力,提升智慧农业发展水平。

       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委政府到院校企业,先行县建设的各方主体正共同发力,着力培育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管理干部队伍、科技人才队伍和高素质农民群体。


反思中进步 实践中创新


       先行县共建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各单位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在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的反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内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数量不足。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求学,缺乏农业经营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经营主体整体水平偏低,急需加大基层农技队伍的建设力量,加快乡土人才的培养。

       有的反映,对口支援单位存在人才数量相对不足、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帮带力度有待提升。

       有的反映,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企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带动效果不明显, 产学研用合作存在一定壁垒。

       有的反映,有关资金配套支持、资金整合使用以及配套政策等与工作需求还不匹配,政策支持力度有待提升。

       还有的反映,由于宣传报道形式有限和宣传渠道不足,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无法有效传播,社会影响力有限。

       ……

       进步起于反思,创新源于实践。

       针对发现的问题,各地各单位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努力寻找切实可行的答案。

       有的建议,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比如,建立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机制,为激励农业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有的建议,健全完善多方协同合作机制,制定出详实有效的时间表和线路图,努力实现互动发展、合作共赢。

       有的建议,进一步加大基层农业人才培训,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建设乡村振兴教学案例库,为乡村振兴培养重要生力军。

       有的建议坚持招商引资招商引智相结合,引导科技、信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发展面向市场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机构,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人员创业平台。

       有的建议,进一步孵化培育具有产业主导的优质企业,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有的建议加大资金支持。一方面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另一方面创新科技金融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倾斜。创新信贷投放方式,鼓励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为人才提供信贷支持。

       有的建议强化工作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及时总结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升。

       ……

       共建工作还在继续,先行县正努力用乡村广阔天地的发展机遇吸引人才,用乡村田园宜居的优美环境留住人才。

责任编辑:张编辑
新闻视频